医学研究表明,当环境温度低于12℃时,80%坐着的人感到冷,活动着的人有20%以上感到冷,卫生学将12℃作为建筑热环境的下限。一般情况下,最适合人体的环境温度是16℃到20℃,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。如果供暖温度到22度以上,室内空气将会异常干燥,使人抵抗能力下降,破坏体内的温湿环境,影响到人们的体液分泌,不仅让人感到浑身燥热,还会有呼吸困难,眼、耳、目、口、鼻、喉、皮肤等处异常干涩的感觉。这就是所说的”暖气病“。
供热过高有什么危害?
危害一:冬季,如果室内温度长时间过高,影响人体自身的体温调节功能,引起体温升高、血管舒张、脉搏加快、心率加速,人就会神疲力乏、头晕脑涨、思维迟钝、记忆力差。同时,由于室内外温差悬殊,人体难以适应,容易患伤风感冒。空气干燥加上室内供暖将空气中稀少的水分都蒸发了,人们很容易患上“暖气病”。
危害二:因为综合环境、建筑、末端等各种因素,室温过高,室内空气会异常干燥,同时也会提高家具、地板、石材等装饰材料里面有毒有害气体的挥发排放。为了防止空气太干燥,可以在室内放些花草来调节,还可以使用加湿器,或者拖地,放置水盆等方法来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。暖气温度高,室内干燥,人体水分就会丢失,所以除了要注重环境加湿外,更要注重身体补水,平时也要多喝水补充水分。